柳绸的韧性坚守

(2023年01月06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刘元勋指导徒弟杨盼盼。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齐英华 摄
  ◎齐英华

  昌邑丝绸,是以小镇柳疃为中心生产的,故外地人多称为“柳绸”。
  柳绸,在很多柳疃人的记忆里,是家家户户“飞梭日日到黄昏,生花妙手织柳绸”的情景,是村里老人趴在木机上扔梭子挣点收入的样子,是结婚时床上叠得整齐而又鲜艳的缎子被面。而于我,记忆则源自20世纪80年代,村里几位在镇丝绸厂三班倒的工人,那可是有着收入相当的“铁饭碗”。
  而今,柳疃丝绸技艺早已成为省级非遗项目,还参加了以“锦绣世界”为主题的2022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织绣印染技艺精品展,在技艺展示中延续着柳绸的生命。
  昌邑丝绸指茧绸,亦称为“柞绸”,是用柞蚕(又称为野蚕)丝织成的,原料产地在鲁中南、胶东半岛和辽东半岛。虽然昌邑地处平原不产柞茧,却是柞绸的发祥地,这在中国丝绸史上是独一无二的。
  昌邑丝绸的起源,记载最早的是明万历年间编纂的《莱州府志》,其“物产篇”中记载该地产“丝、棉、麻、绢、布、山茧绸等”,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到明崇祯年间,山东出产的柞绸已享有盛名,被外国人称之为“山东绸”,从此柞绸和桑丝绸比翼齐飞,并驾齐驱。
  清乾隆五年(1740年)《莱州府志》“货类”篇云:“昌邑产山茧绸”,可见昌邑的山茧绸在全国已很有名,清代被称为胶东昌邑特产。1915年出版的《辞海》载:“茧绸,山东织成的最有名,上品出自昌邑……”1933年阮湘著《中国年鉴》称:“中国之茧绸业,以山东为第一”“山东产地以昌邑为第一”。
  清末民初,柳疃已是繁荣商埠,以柳疃街为中心的各类商号达到400家左右,是盛极一时的丝绸集散地,丝绸工商业者不断开拓市场,逐步在上海、北京、烟台、青岛、张家口以及东北等地投资兴办丝绸和印染,甚至金融企业,更有经营者从封建小作坊中解放出来,“闯北洋”“上东洋”“下西洋”“下南洋”。民国初年,茧绸出口量极为兴旺,达到鼎盛时期。20世纪80年代,传统的柞绸市场受化纤绸冲击渐趋衰落,铁机织绸产生的效益远远超过老木机,会操作老木机的织工越来越少。
  柳疃丝绸技艺第八代传承人魏耀琳生于1954年,从20岁起进入丝绸厂,到担任华裕丝绸有限公司董事长,他觉得柳疃丝绸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希望能传承,能发扬,“传承不只是情怀,更是一种责任。”他说。而今,他卸下董事长的重担,专心侍桑田,在潍河堤外种植了40亩桑树,搞养蚕研学、做采摘旅游,用不同的业态推广人们对柳绸的认知。
  潍坊民间艺术大师、75岁的刘元勋是昌邑市龙池镇岱邱村人,自少年时代跟着祖辈、父辈学习织绸手艺,在师傅们的严格要求下,他逐渐掌握了织绸手工丝绸制作这门技艺,将扽丝、牵机、络籰、掏缯、创筘、摇纬、织绸等32道工序熟稔于心,尽管工序繁琐,技术要求很高,可他在柳疃丝绸文化博物馆内,仍然坚持每天在各工序忙活一阵子。年过七旬,眼不花,丝线在他眼里泾渭分明,坐在木机前,脚随手扔的梭子而动,“咔嗒、咔嗒”,一脚一道纬线,一天能织二三米。他还亲自设计花样,织成各色围巾,将传统技艺融入时尚设计。
  授徒传艺,古老的技艺完成活态传承。35岁的杨盼盼是昌邑市奎聚街道李家埠村人,原本有纺织基础,因喜欢木机织绸,专程到柳疃丝绸文化博物馆拜刘元勋为师,学习织绸,如今已基本掌握全套技能;27岁的孙玉莲担任博物馆解说员,也在耳濡目染中学会织绸。刘元勋、孙玉莲、杨盼盼等师徒设计的作品《手工柞绸——绵绣芳华系列》,获第四届“泰山设计杯”山东手造创新设计大赛手造服装设计组入围奖。
  每个时代,总有一些人站出来,成为各个位置上的中流砥柱。魏耀琳、刘元勋,以不同的方式传承柳绸,孙玉莲、杨盼盼等青年人用臂膀扛起责任,于喧嚣的世界中用柞丝线,写下最生动的注脚。
  一老一少、一织一耕,对技艺的传承与守护,折射出柳绸的韧劲和生生不息。
  柳疃镇则围绕“丝绸”做发展文章。以丝绸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群开发文旅品牌,如中国柳疃丝绸文化博物馆是河南大学的调研实习基地、多所中学的教学基地,昌邑市华裕茧绸文化博物馆为全省第二批县及县级以下历史文化展示示范点;以丝绸文化与乡村旅游结合,丝路绸语文化创意园催生工业旅游、研学旅游、艺术创意等乡村旅游新型业态,万亩桑园加快推进“采摘+旅游团+丝绸文化参观”于一体的文旅融合发展业态,为推动丝绸历史文化持久繁荣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柳绸,是一种文化符号,是小镇柳疃的独特精神印记。昌邑围绕丝绸特色文化的发掘保护,织就了乡村振兴新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