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柿韵

(2023年01月06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姜斌 摄
  ◎王乐成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深秋。山东省临朐县石门坊商旅古道上,走来一操着鲁北口音的汉子。也许是奔波劳顿,外加饥渴侵袭,那汉子瘫软地靠在了寨子崮的柿树下。
  吧嗒,一颗紫红的柿子,落在他身前枯草里,绽裂的柿子,露出了鲜嫩的柿瓤。汉子捡起一尝,爽甜入口,一股清气立马浸润了周身。当几颗甜柿子下肚,他抖起了精神。目光炯炯的他,抬眼四望,这儿崮山绵延,泉水潺湲,草木繁茂,柿树参天。那汉子似乎悟到了什么。但见他向着古柿树深鞠一躬,折身回返。
  不几日,那出生在黄河岸畔利津县的高姓汉子,告别了爹娘,身背简单的行囊,来到石门山寨子崮下,结庐而居,垦荒种田,继而娶妻生子。那高姓汉子,乃重情重义之人。家境渐起,不忘福报之恩。年节里,总要带着妻儿,去供奉老柿树,跟妻儿述说老柿树的搭救之恩。春来时节,一家人去山南、山北,栽种柿树。一晃数十载,柿树已是满坡满山。秋风徐来,柿黄遍野。这儿的好风水,高家的好人缘,引得赵姓、王姓、谭姓、杨姓纷纷前来结邻而居。随着口口相传,耳濡目染,无论姓啥名谁,无论辈分高低,尊敬柿树之神,铭记柿树之恩,成了村子里不成文的规约。
  暑来寒往,岁月如晦,可寨子崮的万株柿树林,尤其是历经二三百年风雨剥蚀的六百余株明清时代古柿树,在村民的精心呵护下,依然铁杆虬枝,生机盎然,果实累累。
  俗语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前些年,柿子树无私回馈石门山寨子崮人,村民靠柿子发了家。勤劳智慧的石门山寨子崮人,将柿子果加工成了柿饼。山楂果,加工成了山楂条和片。每年近百吨柿饼,出口到了日本、韩国。柿子、山楂的余料,酿制成了富含维生素的山果酒。酒香招来八方客,山果致富石门人。柿饼等山果产品,给山村人换回来彩电、冰箱、摩托车以及拖拉机等农机具。破旧的土坯屋,改造成了白墙红顶的新瓦房。平整的水泥路,替代了昔日的羊肠山径,牵引着石门人走出了大山,走进了城市,走向了世界。一番辛劳,数载付出,将石门坊这一临朐城的后花园,打造成了“春时看玫瑰,夏日薰衣草,秋天赏金柿,满山红叶闹”的特色景观带。
  金柿闹秋,招惹得赏景者、摄影者、绘画写生者,熙来攘往,络绎不绝。观赏红叶,品尝柿子,喝用柿子、山楂酿制的山果酒,吃柿子、山楂煎饼,这儿的农家乐天天顾客盈门。更有有情趣的客人,把酒桌摆到了金柿累累的柿树下,临风把盏,杯来盏往,恭祝事事(柿柿)如意,畅叙情怀。
  在农家乐柿树下,白须银发的老人,边品茶,边讲述着祖上的往事。他的先辈是寨子崮的建村人,是粗通文化之人。春播秋种之余,不忘教育儿孙学文习医。他用野兔毛、黄鼬尾毛做了毛笔,用盈掌的柿树叶当纸,让儿孙们习字作文,记录民间中医偏方。曾有祖辈著有《贝叶拾缀集》数册,可惜失传了,那里面有上百的民间验方呢。说到此,老人连连摇首,叹息不已。我说,大伯你捐献给县中医药博物馆的祖传《药会图》一书,经由谭波先生的修复和校注,已由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看村里,你高家的文脉非但没断,还汩汩滔滔,正旺着呢。你看,小山村竟然考出了三十位本科生,还有硕士十余人,博士三人。后生们不忘“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的祖训,勤勉不辍,多有著述。前有散文集《西山夜语》传世,近有诗集《望月》出版,《石门史话与神话》《石门诗韵》正在结集。出这么多人才,这么多人文成果,这该让你石门柿乡人何等的自豪,何等的荣光啊!
  “一盏小灯笼,两盏小灯笼。
  我家前后种柿树,棵棵挂满小灯笼。
  西风紧,露水浓,树叶片片落,灯笼盏盏红。
  爷爷前来收柿子,笑脸照得红通通。”
  谈笑间,一小队穿红着绿的儿童放学路过,童稚的儿歌,满是柿乡人生活的甜美和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