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版:公益广告

“城管蓝”奏响市容整治提升“进行曲”

——市城管执法支队强化服务助推城市精细化管理

(2023年12月12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聪聪
  城市精细化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既需深耕厚植、打牢根基,更需保持常态、行稳致远。为确保城市的美观和秩序、让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一抹抹“城管蓝”穿梭在大街小巷,发挥着重要效能,守护着城市之美。
  今年以来,市城管执法支队紧紧围绕城市管理工作中心大局,持续开展常态化市容市貌整治,市容秩序管控保持较高水平运行。城管执法工作更加规范文明,民生服务更接地气、更有温度。

  推动全要素示范路(街)创建
  提升城市颜值品质

  11月28日,记者在胜利街北海路至文化路路段看到,精心打造的口袋公园及街角空间扮靓了城市方寸之美,成为了居民健身休憩的好去处;提升改造后的绿化带成为一处小而美的“微景观”,增设的品质花箱与文化元素紧密结合,披上了各具特色的“新装”;整齐划一的沿街门头牌匾、“会呼吸”的透水彩道、“多杆合一”的灯杆、翻新后的地面砖……无不彰显着奎文区创建全要素示范路(街)的良好成效。
  城市人居环境的改善,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最朴实的期许。今年以来,市城管执法支队积极组织开展城市管理全要素示范路(街)创建工作,下足“绣花功”,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绘就城市“新颜值”。
  为高标准推动全要素示范路(街)任务落实落细,支队全面落实专班推进工作制度,多次组织人员到各区、各县市城市管理全要素示范路(街)现场了解工作开展情况,重点对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市政设施、管线设施、市容秩序、临街立(门)面等六大领域进行调研督导,并以工作通报、问题清单等形式层层传导,“一路一策”明确整改方向,加快创建进度,严抓成效落实,有序确保高标准完成创建任务。
  目前,我市城市管理全要素示范路(街)创建工作已初见成效,全市已建成示范路23.24公里,疏剪乔木2.4万余株、精修绿地6万余平方米、栽植花卉85万余株,建成口袋公园2处,修复地面、人行道1.04万平方米,新建透水彩道1354平方米,更新施划停车位3222个,装饰空调防护罩1362个,更新垃圾桶1295处,粉刷外立面8300平方米,整治门店招牌281块,更新墙体广告920平方米,更换雨水箅子596个,维修安装挡车柱235个。
  围绕全要素示范路(街)创建,市城管执法支队将继续坚持“样板引路、示范带动、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工作理念,以“三个导向”为引领,严格对照方案标准,不间断地对各区全要素示范路(街)进行现场督导调研,督促各区创建工作全面提速、一体推进,努力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开展共享单车精细管控行动
  维护城市市容秩序

  共享单车解决了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但随之而来的“想停就停、乱摆乱放”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市容市貌和道路交通。连日来,市城管执法支队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深入开展共享单车精细管控行动,通过全盘谋划、精细部署、智慧监管等措施,切实提升共享单车服务管理水平,让市民享受文明的骑行环境。
  市、区两级城管执法部门依托城区“城管执法巡回督查岗”和“街(路)长”包靠等工作机制,督导运营企业严格落实管理主体责任,通过现场约谈、会议约谈等形式,督办企业加强中心城区单车秩序运维管控力度,对共享单车秩序问题实行不间断巡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积极组织开展“中心城区共享单车品质提升月活动”,促进街面颜值和共享单车形象大幅改观。
  今年以来,市、区两级共督导、协助、配合单车运营企业清理规范共享单车70000余辆次,清洗清洁单车8600余辆,回收保养、更换配件、打磨喷漆6500余辆,清理车体小广告12200余辆,全面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和生活品质。
  为了让单车“入位”,让文明“归位”,市城管执法支队持续推进停车点位施划和电子围栏建设,按照“便于使用、确有需要、选好选准”原则,对照“五不准”施划及建设原则,对于符合条件的空间和区域,积极创造条件进行物理点位和电子围栏建设,做到“应划尽划、应设尽设”。在去年施划2733处点位的基础上,积极督导美团和哈啰单车企业,在学校周边、大型社区等区域新施划(翻新)停车点位900处,并全部给予电子围栏匹配,更加方便广大市民骑行和停放。
  督促单车企业加强运维管理,严格落实专人包靠制度,突出做好泰华商圈、万达商圈、金融街商圈、新华路佳乐家、阳光大厦、人民广场等重点部位的单车秩序规范管理,有效提升了城市文明形象和品质。
  为实现废旧单车的回收再利用,9月27日,市城管执法支队、美团企业与诸城市尽美小学三方成功举办“美团共享单车变球场”公益项目捐赠仪式,标志着美团向诸城市尽美小学捐建篮球场项目全面落地落实。经过政企多部门、多渠道联络协调,由经过无害化处理的废旧单车轮胎制作而成的“轮胎球场”已投入使用,不仅更加美观,也更加安全舒适、绿色环保。
  做好“摆摊设点”经营监管
  释放城市能级活力

  看似不起眼的“摊点经济”,既折射着城市能级活力,也凝聚着民心人气,更考验着政府施政理念和城市管理水平。今年以来,市城管执法支队以“人性化”执法、“亲民性”管理、“暖心式”服务,有序放开执法管理尺度,持续释放“摊点经济”服务保障民生、助力经济发展的能级活力,更好地实现市民便利、市场繁荣、市容有序“三赢”目标。
  市城管执法支队制定出台了全省首个《新时期规范设摊经营活动指导意见》,系统提出科学划定设摊开放区、创新打造特色示范区、实施便民服务点进社区、明确设摊外摆严禁区的总体任务目标,对“摊点经营”外摆实施包容审慎监管,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市民生活服务和城市市容有序协调发展。
  同时,市城管执法支队在中心城区推进建设各类特色便民服务点40处、特色点11处、疏导点14处,规范提升“小蓝棚”小修便民服务点91处,持续不断提升我市“摊点经营”管治水平。
  市城管执法支队坚持“放开不放任”总原则,严格“设摊开放区域”资格审核,明确摊点经营不得影响行人通行、不得占用城市绿地等硬性标准,严格把关入场商户经营资质,规范市场经营时间,明确运营责任,确保商户自觉规范经营。支队与各级、各部门通力合作配合,在“设摊开放区”内合理配置环境卫生、道路照明、污水处理等相关配套设施,及时更新施划非机动车停放区,尽心做好管理服务保障,让商户与市民全程无忧,放心经营。
  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市城管执法支队宽严相济,在省内率先推行“首违不罚”制度,对符合9类“首违不罚”清单规定的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以“温馨提示”代替“刚性罚单”,让经营业户承受“执法力度”的同时,充分感受“执法温度”。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开出《首违不罚告知承诺书》312份,免罚6.6万余元。
  加强渣土运输监管整治
  守护城市环境面貌

  为进一步加强渣土运输源头监管、规范中心城区渣土运输行为,今年以来,市城管执法支队持续加大中心城区渣土运输执法监管和整治力度,通过定期开展渣土运输专项执法检查、压实渣土运输企业监管责任等措施,全力提升市区空气质量及道路交通安全,优化城市文明形象和环境品质。
  市城管执法支队印发《多向发力多措并举,城警联动综合治理——渣土运输监管精细化提升行动方案》,集中组织开展中心城区建设工地摸底排查,建立工作台账,提升监管能力,加快推进《潍坊市中心城区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制定出台。
  市城管执法支队定期会同市交警、交通、住建三部门,采取“四不两直”模式,组织开展渣土监管联合执法检查行动,突出抓好夜间联合突击检查,今年随机检查中心城区在建工地110余处、渣土运输企业40余家,对发现的问题现场能够纠正的及时予以纠正;组织调度各大队和各区持续加大对渣土车不密闭运输、带泥上路、道路抛洒、超量装载、无证运输、随意倾倒等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今年以来,市、区两级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5万余人次,执法车辆1.5万余台次,查处渣土运输违法案件280余起,罚款94万余元;组织开展渣土车辆车容车貌专项检查,对车容不整洁车辆暂扣建筑垃圾准运证,并记录在案、限期整改,目前共检查渣土运输企业80余家(次)、车辆860余台,整改车辆90余台。
  集中组织中标渣土运输企业深入开展“红蓝引领,黄绿争先”渣土运输行业党建品牌创建和“安全文明运行月”活动;通过“城管开放日”送法送服务进企业,积极宣讲有关法律法规,与10家渣土企业负责人共同就渣土运输管理工作进行了面对面座谈交流,相互交流行业管理中的经验和不足,共同研讨推动渣土运输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方法措施,收到了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