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王莹 通讯员 刘永杰)12月6日清晨5点30分,潍坊行知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李玉祥早早地来到高三教室巡视。“教室卫生打扫得如何、各类硬件设施是否都能正常使用、高三年级学生是否能够适应高强度的学习进度……这些都是教学管理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只有关注到了细节,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这也是潍坊行知中学‘六维知行’的一个体现。”李玉祥说,尽管每天都会到各教室走一圈,但对高三学生的学习环境会多关心一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竞争日趋激烈,每所学校也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如何找准突破点,实现学校新的跨越和发展,是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思考的问题。今年以来,潍坊行知中学以党建引航,以文化聚力,以思想学习、队伍建设、思政育人、质量提升、惠民服务、家校合育“六个维度”工作构建起的“六维知行”高品质育人阵地,成为新时期潍坊行知中学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动力引擎。
党建不仅是推动教育发展的力量源泉,也是行知中学可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学校党总支创新党建工作方式方法,不断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紧扣“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主题,学校党总支定期组织召开组织生活会,分小组开展讨论交流;党员教师结合自身工作职责和经历,围绕理论武装、人才队伍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等内容深入研讨,畅谈学习心得与个人收获,激发砥砺前行、奋进向上的磅礴精神力量。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近年来,潍坊行知中学党总支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加强干部培养力度和干部素质提升,努力锻造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坚持求真务实,开展了一系列基层党组织活动,切实增强党员教师的务实意识,将“教人求真、学做真人”落到实处,体现到行动中。
狠抓内涵发展,扎实培养青年教师;广纳贤才,吸引大批有志青年教师投身行知建功立业,打造了一支乐于奉献、团结战斗、能打硬仗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校现有正高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27人,硕士研究生占比一半,47名教师获“潍坊市政府教学成果奖”荣誉称号,20名教师获市级“学科育人能手”荣誉称号,近百人获得市级及以上荣誉。教师的辛勤付出和事无巨细的贴心呵护,让行知学子综合素质取得了长足进步,学生合格考、高考成绩逐年提升,教学质量实现跨越式发展。
努力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守牢课堂教学主阵地。学校打破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与课堂教学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将立德树人贯彻到课堂教学全过程、全方位、全员中,构筑育人大格局。同时,学校深化实践育人,把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暑期社会实践、课外创新等活动有机结合,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打通两个课堂,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增进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
教育教学质量是每一所学校发展的生命线。高考改革以来,行知中学立足自身实际,跟紧时代步伐,多线并行、多维推进,以“一对一”成长导师制深化“因材施教”,让每一位优秀教师与每一名卓越学子结成对子,在学习、生活中给予学生相关的指导和引领。同时,学校结合新高考,以及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积极研发并实施科技创新教育课程,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质,为其未来人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多年来,行知中学以“教育惠民‘大服务’,硬件建设‘大投入’,优质服务‘大温暖’”为工作思路,全力打造“爱满天下”的幸福行知校园;积极开展困难学生关爱工程,通过“奖、贷、助、补、减”多元一体资助体系,让困难学子感受教育温暖,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在家庭与学校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是做好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基础,也是持续优化协同育人合力的基本条件。行知中学与学校家委会共同制定了《家长公约》,并利用“行知家长大讲堂”,建立起以“校外智库-年级主任-班主任-导师”为主体的家庭教育“微团队”,构建家校社共育课程体系,架设起家校协同教育的坚实桥梁,努力实现教育的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