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尹莉莉
通讯员 杜传华 刘冰清
市级服务企业专员联系服务的潍柴H型平台发动机智能制造升级、万盛年产31.93万吨功能性新材料一体化生产等省重点项目,提前完成全年投资计划;我市首个省级独角兽企业潍坊力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今年“双喜临门”,产业园从开工到投产仅用9个月,年增产值50亿元,其兄弟公司博鼎精工智能科技(山东)有限公司也获评山东省独角兽企业;潍坊东方钢管有限公司年产30万吨新型重防腐海洋工程材料项目投产,解决了海洋重防腐的“卡脖子”难题……一个个“更好潍坊”的精彩瞬间,澎湃着推深做实服务企业专员制度激发出的内生动力。
“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大局”。今年以来,我市聚焦“七个加力突破、五个加快提升”,着力优化提升服务企业发展机制,以密切联系、解决问题、助推发展为目标,坚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原则,在273名市级服务企业专员服务551家重点企业的带动下,市、县、镇三级1.1万名干部用心当好2.26万家企业的“金牌店小二”,用情做好“首席服务员”,搭建起政企联系、服务发展的快速通道,一批困扰企业发展的堵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全市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探索创新、优化提升,推深做实服务企业发展机制—
让“服务力”成为增强“发展引力”的重要变量
“拼经济就是拼服务”。作为实体经济强市、民营经济大市、先进制造业中心城市的潍坊,如何让服务企业的“服务力”成为增强“发展引力”的重要变量?
在全市工作动员大会上,我市对服务企业发展工作再作部署,提出依托服务企业专员制度的进一步走深走实,加大对重点产业领域的精准帮扶力度,一企一策、一区一策,充分释放惠企红利,推动企业实现快速健康发展。
我市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服务企业的点点滴滴,市服务企业发展办公室正式印发《潍坊市优化提升服务企业发展机制工作方案》,倾力打造潍坊市服务企业发展“潍企好”品牌,“一方案、一品牌、五优化”,规划了潍坊服务企业发展的新“方圆”,打出了新“战法”。
——优化服务企业专员结构。“重点人抓重点事、专业人干专业事”,市级服务企业专员范围调整精简为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市直行业主管部门有关县级干部、其他市直部门及直属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273名市级服务企业专员成为服务企业一线的排头兵。
——优化联系服务企业范围。服务企业分级管理,全市部分“四上”企业、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高成长性企业、拟上市企业和部分重点项目载体企业共551家,首先进入了市级服务企业专员的“朋友圈”,市、县两级专员服务的重点企业达到了6127家。
——优化问题闭环解决机制。重点围绕企业在要素配置、链群配套、技术攻关、市场开拓、营商环境、上市发展、政策落实等方面问题诉求,专员“一线办”,县市区“当地办”,市直部门“指导办”,市企业接诉即办平台“兜底办”,推动健全企业诉求全链条闭环解决机制。
——优化潍企通平台功能。完善潍企通功能设计,打通与市企业诉求“接诉即办”平台及市有关惠企平台,打造问题收集反馈、产品供需对接、惠企政策发布的平台。
——优化精简专班设置。优化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组长的市服务企业发展领导小组,将市服务企业发展办公室内设的7个工作小组精简为2个,在市政府办公室集中办公,高效推动各项工作开展。
新机制和新模式,勾画出服务企业专员衔命出征的路线图,为发起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攻势点燃新引擎。
密切联系、助推发展,重塑服务企业高质量发展格局—
探索亲清政商关系再深化的新思维、新路径、新逻辑
在市委、市政府“全力以赴拼经济、守住底线向前冲”的号召声中,我市抓好推深做实服务企业发展关键一招,深入探索亲清政商关系新思维、新路径、新逻辑,在服务企业的“速度”“力度”“广度”“深度”上突破有道。
如何让企业端口和专员端口紧密吻合,让政府和企业“双向奔赴”?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市服务企业发展办公室依托市工信局、市发改委等部门,精心梳理了包括重点技改项目、新开工重点项目、新增产值1亿元以上项目在内的全市重点企业,为服务企业专员包靠联系企业夯实底数。
坚持双向选择、精准匹配。6月份,组织企业和市直部门(单位)开展双向选择,每个企业确定10个意向市直部门(单位),每个市直部门(单位)确定6家以上意向联系企业,最大程度开展双向匹配,确保企业意愿与部门意向双向选择取得最大公约数。
位于寒亭区的潍坊瑞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脱硫专用复合陶瓷涂料生产的企业,在征集企业包靠联系意见时,企业第一意向便填报了市工信局,市工信局也将企业列入了意向联系企业。经市级精准匹配,企业如愿以偿,市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斌担任其服务专员,真正实现了“业务对应、专业对口”。
“在双向匹配中,企业结合自身需求,自主选择有意向匹配的、熟悉企业情况的、与主营业务关联度高的市直部门(单位);市直部门(单位)在企业意愿基础上,优先选择与行业(要素)领域关联度高的企业。”市服务企业发展办公室相关负责同志介绍说。经过政企双向选择和精准匹配,部门(单位)服务专员与企业契合度达98%以上,真正实现了“专业人干专业事”。
上行而下效,上率而下行。县市区参照市里做法也相应做了优化调整,市、县两级共精选3233名服务企业专员服务联系6127家重点企业,同时匹配7520名镇街、社区干部联系16475家中小微企业,形成了市级服务企业专员带动辐射、市县镇街社区上下贯通的“一盘棋”大格局。
在完成服务企业专员与企业“双向选择”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密切与企业联系,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遍访企业”活动,市级领导带头,服务企业专员深入生产一线,积极为企业送政策、纾困难。今年以来,全市共组织对2.26万家企业进行全覆盖式走访对接,收集各类企业问题诉求3717个,推动解决3570个,帮助企业解决了一批制约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事要解决”,以推动问题解决为核心,以有解思维切实帮助企业解决问题诉求。通过发挥专员、属地、部门和市“接诉即办”平台四条渠道作用,对于企业反映的问题诉求,层层兜底,实现闭环受理化解。
为提升问题解决质效,对于服务企业专员多次协调未能解决的问题,超出县市区职权范围难以解决的问题,市直行业主管部门需其他部门参与解决的问题,统一由市企业诉求“接诉即办”平台受理,并建立“215”快速响应、限时办结机制,兜底解决。即承办单位受理企业诉求后,2小时内到达现场或电话联系,1个工作日启动核实程序,5个工作日内反馈详细办理情况。截至目前,市企业诉求“接诉即办”平台共收集问题诉求12071个,已解决11982个,推动了一批涉企问题的解决。
服务企业,贵在坚持,成在有恒。通过组织服务企业专员深入企业一线,建立起常态化沟通联系机制,架起了一条企业有呼、我有所应,企业有需、我有所为的“连心桥”,更精准地助企纾困解难。
受国内外大环境影响,潍坊瑞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上半年出现订单不足、减产压产、资金运转困难等情况,服务企业专员刘斌在第一时间了解情况后,想方设法帮助企业找订单、找贷款,为企业协调联系低息贷款1500余万元,解了燃眉之急。“政府不断优化服务企业的制度,让我们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更快找到‘娘家门’,见到‘娘家人’。”企业负责人荆晓杰感慨地说。
主动作为、靠前服务,用心用情用力打造“潍企好”品牌——
为建设更好潍坊提供有力支撑
企业出题,政府答题。从帮助企业门前铺一条路、办一个通行证等小事,到破解企业资金、土地、人才、技术等关键问题,服务企业专员在帮助企业纾困解难中提供了“增值”服务,实现了“办好一件事情,解决一类问题,提升一个领域”。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惠泽企业。潍坊东方钢管有限公司的市级服务企业专员为企业组织制定“一企一策”融资方案,协调建设银行中长期贷款3500万元,推动项目“提速”。诸城市服务企业专员、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武培锋发挥专业优势,通过“知识产权+金融”方案帮助山东群鑫助剂有限公司取得1500万元的贷款资金……
——破解土地要素制约难题。市投资促进局服务企业专员郭兴平为山东鼎梁消防科技有限公司落实土地指标297亩,为智能应急装备项目奠定坚实基础。市中级法院服务企业专员赵明海多次协调沟通职能部门和相关县市区,最终解决山东巨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二期项目建设需60亩土地供应问题……
——“绿色通道”解决货物积压问题。诸城兴茂玉米开发有限公司因铁路运输到站后短途倒运运力不足,导致4万余吨、价值1200余万元的货物积压。市委组织部服务企业专员李永光得知消息后立即组织现场办公,协调市县交通运输部门,为企业“量身定制”运输方案,畅通绿色短途通道,推动单车短途倒运运力提升一倍,6天内积压货物运输完毕,解决了压在企业头上的大难题。
——引才聚才激活智力引擎。市级服务企业专员刘太福帮助山东东临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与海南大学合作建立研究生工作站,多渠道拓展校企合作,有效利用高校36人的专业研发团队,合作研发新上TGIC项目,目前已竣工验收并开始试运行,预计年内实现销售2.5亿元,利润2500万元。不仅仅一家企业受惠,服务企业专员们积极为企业和高校院所牵线搭桥,为山东信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源邦新材料有限公司等企业引进亟需的专业人才275名……
——开展“我为市场找订单”拓展市场。自觉换位思考,主动靠前服务,帮助企业找市场抢订单,服务企业专员一直在路上。今年,海宇股份有限公司的欧美市场订单出现下滑,市民政局服务企业专员葛英煜及时鼓励支持企业调整思路,盯住俄罗斯等新兴市场,帮助企业争取订单400余万元……
——帮助企业提升软实力。围绕企业科技研发、技术创新的“软要素”服务,助力企业“创牌”,服务企业专员向上争资源跑项目敢为善为,让企业把潜在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在市科技局服务企业专员赵中国帮助争取下,潍坊市兴源防水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今年收获了山东省中小企业创新研发中心、中国化工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5个高含金量的牌匾,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企业家和服务企业专员“两支队伍”双向奔赴、同心聚力,在潍坊大地上,无论是市直部门还是县镇街社区,服务企业专员们敞开思路、施展拳脚,精准滴灌、助企成林,为高质量发展蓄积蓬勃之力。今年以来,我市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达1059家,新增数量创历史新高。
服务企业无止境。优化提升服务企业发展机制带来的暖企、扶企、强企服务,让政商关系“亲”起来,营商环境“优”起来,发展力量“聚”起来,日益成熟的服务企业专员制度,正在打造一张铺陈着高质量发展底色的“潍企好”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