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李国栋
王聪聪
今年6月,我市在省政府主办的第一届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上,金、银、铜三个奖牌数位列全省第一;9月份,我市组织18名选手参加第二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16个项目比赛,综合成绩居全省前三。深入推进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备案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企业达696家,备案企业位居全省第二,累计评价技能人才10.6万余人,不断满足全社会技能人才评价需求,为更好潍坊建设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
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基础,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为打造让技能人才“如鱼得水”的发展环境,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深化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在以技能人才为主体的规模以上企业中全面推进企业自主评价,积极探索“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制度落实落地,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技能人才保障。
作为我市技能人才评价改革的负责单位,年初市人社局开展了2023年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专项督导,选派业务骨干组成3个工作组,到企业一线现场查看材料、交流座谈,强化人才评价质量管控;印发《潍坊市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指南(试行)》《潍坊市技能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指导手册》,进一步规范我市技能人才评价工作,确保技能人才评价质量。
为积极推进相关试点工作,市人社局从全省104项考核评价项目中筛选出符合潍坊实际的73项考核评价项目,组织专家对首批专项职业能力考核试点机构进行现场评估,遴选的24家考核机构入围全省首批专项职业能力考核机构名单;开展第三批社评组织遴选,新增第三方社评组织10家,目前我市第三方社评组织已达20家,可开展的职业(工种)范围达到57个。
今年8月,潍坊市首席技师评价试点企业——潍柴集团和豪迈集团开展我市首批“首席技师”评价,经过层层筛选、考核等程序后,王树军和王钦峰凭借精湛的技能水平和突出的工作业绩,成为我市首批企业自主评价首席技师。“获评首席技师不仅拓宽了我们技能型人才的发展通道,也提高了我们技术人员的薪资待遇,让我们技能人才在企业更有奔头儿。”王钦峰表示。
王树军和王钦峰的“职业升级”也得益于我市试点推行的“新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岗位)制度。新的“八级工”职业技能等级序列在此前“五级工”技能等级划分的基础上,对设有高级技师的职业(工种)增设特级技师和首席技师技术职务(岗位),在初级工之下补设学徒工。“新八级工”制度的落地打破了技能人才自主评价的“天花板”,不仅得到技术工人的“点赞”,也让企业为之“叫好”。
完善政策、畅通渠道、优化环境……为及时解决企业在自主评价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市人社局深入县市区开展调查研究,“一企一策”一线指导推进,每月一次调度自主评价备案企业,定期通报自主评价工作开展情况,充分调动了各县市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
作为技能人才培育的“主阵地”,院校在培养技能人才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市人社局积极打通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认定途径,密切与教育部门的沟通配合,统计各院校可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专业及底数,联合教育部门对院校专业进行评估,积极推进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工作,不断扩大评价职业(工种)覆盖面。
春华秋实,硕果累累。在我市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全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
潍柴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特级技师王树军获“中华技能大奖”,是全省唯一、全国30人之一;2023年度泰山产业技能领军人才选拔推荐10人,位居全省前列;齐鲁首席技师获评人数创历史新高;我市选拔推荐的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全国首批59家技能根基工程培训基地之一。
人社系统全国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座谈会在潍坊召开,我市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得到上级充分肯定;参与我市风筝文化产业促进条例制定,开发《潍坊风筝制作》专项职业能力考核项目,服务风筝文化产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在全省率先组织技能人才评价质量督导员、考评员培训班,全市近5000名质量督导员、考评员参与培训,这是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以来全市规模最大的技能人才评价工作专题培训,为全市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