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公益广告

盐碱地里养出“致富虾”

(2024年02月09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 菲
      通讯员 张静萍

  临近春节,滨海区大家洼街道榆树园子村,一排排虾棚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大棚内,增氧设备加足马力,池水气泡翻滚,养殖人员正在实时观察虾体状态。
  “现在虾体饱满,一斤能卖30元,正是年关销售的好时候。”榆树园子村红星育苗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孙明杰介绍到,每天鲜活的南美白对虾从榆树园子村发出,搭上冷链物流的快车,发往天津、北京、上海等地,深受客户欢迎。
  “我们合作社首创‘滨海红星模式’,就是利用浅层地下卤水带工厂化养殖对虾,逐步探索出以‘大渔带小渔’合作发展,‘渔盐一体化’生态生产,精细化管理、工业化养殖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模式。”孙明杰告诉记者,实践证明,这些模式十分高产高效,还同步带动了货物运输、劳务管理等行业发展,为村民带来了丰厚收益。
  如今,榆树园子村大力推动发展渔业标准化生产,以“滨海红星模式”为引领,重点打造潍坊滨海百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成立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9家,带动水产养殖户30家。目前,村内养殖面积达19万平方米,年产南美白对虾4950吨,年产值2.4亿元,从业人员620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万元,形成以“虾”为媒,共同富裕的新格局。
  一“虾”兴,百业旺。近年来,大家洼街道因地制宜开创了反季节全天候养殖,率先实现高温大棚水产养殖,成为北方陆基工业化南美白对虾养殖模式的发源地之一。
  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目前辖区内养殖棚达136个,水处理车间9万多平方米,养殖车间13.8万平方米,对虾单产最高达到每立方米25公斤以上,成为山东沿海地区工厂化水产养殖标准化建设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