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公益广告

话“正月”

(2024年02月09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铭璇

  正月之“正”字不读四声,而是读一声,即平声。有人解释,说这是古人为了避秦始皇名讳,因为嬴政的“政”字是四声,故尔将“正月”读作“征月”。此说由来已久,据宋代《齐东野语》记载:“至秦始皇讳政,乃呼正月为征月。”其实,此说并不准确,“正月”一词在西周就已存在。笔者从许多文献资料中经过甄辨梳理认定:“正月”本为“烝月”。古人祭祀分季而行,夏商时期只分春、秋二季,后来划分四季,各季节的祭祀各有专名。《尔雅·释天》记载:“春祭曰祠,夏祭曰礿,秋祭曰尝,冬祭曰烝。”由于每年岁首,古人首先祭祀神祗、祖先,这般祭祀便是冬祭,此祭恰处岁首之月,故名此月为“烝月”。此乃周朝时期的节令称谓。在古代汉语中,文人写字为图方便,常以同音字替代,即是现在所见古籍内之通假字,时人常以“正”代“烝”,遂出“正月”之词。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以农历十月为岁首,即以阴历十月为新年正月,十月一成为“秦岁首”。秦岁首的节日食品是吃黍豆合煮的热羹,名曰“黍臛”。地处渤海、泰山之间的海岱民俗则是十月一吃蘸上芝麻的糯米团,俗名“糍粑饭”。汉代初期,礼仪遵从秦朝旧制,仍以十月为岁首。至汉武帝时期,定冬至为一岁之始,即在冬至过年。《史记·历书》记载:“武帝即位,改元更官号,封泰山,因诏御史曰:‘至子日当冬至,则阴阳离合之道行焉。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已詹,其更以七年为太初元年。”《淮南子》亦云:“冬至日,天子率三公九卿迎岁。”直至魏晋隋唐,多以冬至为年。宋代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载:“《太平广记》有《卢质传》云:‘是夕冬至除夜’,乃知唐人冬至前一日亦谓之除夜。”可见唐朝之前人们是在冬至过年。
  春节俗称“过年”。有人说“年”是一种怪兽,在腊月三十出来害人,但是它害怕火光和声音,于是人们就燃放爆竹吓跑这个“年”。其实,过年源于腊祭,旨在祈求来年农耕丰收。“年”者,本为“秊”,上部是“禾”,下部是“干”。禾苗干枯,即从春季萌芽至冬季干枯的循环周期,是为一秊。《说文解字》释曰:“秊,谷熟也。”谷熟而庆,故曰:“年”指农耕丰收,而非怪兽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