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公益广告

刁斗昼夜惊

——汉代龙首柄铜鐎斗

(2024年02月09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龙首柄铜鐎斗 (资料图片)
  ◎崔斌
  中国古代的铜鐎斗出土的地域分布很广,潍坊市博物馆馆藏的龙首柄铜鐎斗,圆口深腹,形如小盆,宽折沿,平底,一侧设有长柄,柄首扬起,柄端做成龙首,口大张,作吟笑状,龙角向后紧贴长颈,龙眼高高突起,平视前方。底部有稳健的三足,如兽蹄状。把柄奇长,犹如青龙跃身腾空。
  不同时期的鐎斗在形制及纹饰方面有不小的差异。唐代颜师古说:“鐎谓鐎斗,温器也,似铫而无缘。”唐代的铜鐎斗是没有边沿的。可是从今天出土的汉魏时期的鐎斗看,很多都有明显的缘口,从而可以确认这件是汉代的鐎斗。
  鐎斗,又名“刁斗”,或“金柝”“锣锅”。《说文解字》载:“鐎,刁斗也”。据宋代《洞天清录》记载,刁斗是王莽的发明,最初是做“厌胜”用的,后来用于军队士兵的炊具。
  汉代恰好属于中国青铜器文化发展的转变期,在这一阶段,青铜器已逐步被铁器取代,不仅数量上大减,而且由原来的礼器、乐器、兵器及在礼仪祭祀等重要场合时使用变成了日常用具。鐎斗,也是如此。
  鐎斗,最早载于司马迁的《史记》,指明是一种青铜铸造的行军用具,后来用于士兵炊具。《玄应音义》卷一引《韵集》载:“鐎,温器也,三足有柄。”“昼炊夕击”,一器两用。也就是说鐎斗白天做炊具,晚上可做打击器,用于晚会上的打击乐器,或者夜间巡逻时做打更之用。
  每只鐎斗可容一斗,做成一人饭量大小,可作为量器向兵卒分发粮食。这表明汉代时冶铜技术成熟,匠人们已经可以根据器物的功能生产出大小不一、更符合使用者需求的青铜器物。
  鐎斗兴起于汉代,盛行于南北朝时期,至唐代趋于消亡。宋代随着瓷器工艺的成熟,鐎斗也彻底退出了社会生活领域。到北宋末期,鐎斗已经成为收藏品,是金石学家研究古代历史的重要参照物之一。
  关于鐎斗的用途,一直有很多说法。有人认为它是温酒器,也有人认为是敲击警众的器皿,还有人说是煮茶的用具。根据《中国陶瓷史》的介绍,鐎斗是放在火盆之中,以炭火温食,可能是暖锅的原型,是最原始的用来煮火锅的器具,东汉的墓葬中已有出土。在夜间军营里巡逻,兵卒还可敲击鐎斗发出声响,相互警示,故其又有一个很贴切的俗名叫“锣锅”。
  那么,鐎斗的功用,就有祭祀、烹食、温酒、煮茶、量具、演奏、打更,或者兼而有之吧。随着时代的发展其演变也更多样化和专业化,这让人“脑补”场景,浮想联翩。
  行军一天,人困马乏。远征的军人安营扎寨,开始埋锅做饭。一些士兵直接把带足的鐎斗放到火盆里加热羹汤、粥之类的流食。得到奖赏的将士们温酒而饮,在鐎斗下面烧火加热,或将其搁置到热水中,酒香飘满了军营。酒过三巡,酒酣耳热,将士们围着熊熊的篝火,狂歌劲舞,击打着鐎斗,敲击声震天响。至深夜,值夜人在军营里小心巡逻,在更点准时敲击,报更,也提醒着防火防敌,不可大意。
  虽然在现代生活中,早已不见鐎斗的踪影,但在流传至今的诗词、演义中还能真实地感受到它的存在。
  比如著名的北朝民歌、长篇叙事诗《木兰诗》中就生动地写道:“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其中的“朔气传金柝”,写的就是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更加清寒凄冷。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在《夏夜吟》中写道:“竟夕击刁斗,喧声连万方。”又在《八月十五夜月二首》中写道:“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
  还有唐代孙逖在《夜到润州》中也提到了金柝:“城郭传金柝,闾阎闭绿洲。”
  唐代诗人李颀在《古从军行》中写道:“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三国演义》的第50回:“马上有带着锣锅的,也有村中掠得粮米的,便就山边拣干处埋锅造饭,割马肉烧吃。”描写了鐎斗在古时军旅中被用于煮饭、传警的用途。
  鐎斗因其经典的敲击发声,积淀为军旅生活的符号,演变成古代军队“昼炊饮食,夜击持行”的记忆的代表物。一半烟火,一半行旅,一半是锣,一半是锅,鐎斗和戍边远征将士的血与火生涯已经埋在了大漠黄土之中。
  南朝诗人虞羲在《咏霍将军北伐》中写道:“羽书时断绝,刁斗昼夜惊。”出语惊人,是边塞生活的真实写照,令人震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