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版:公益广告

故乡祠堂的那些事

(2024年02月09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矫发

  祠堂,又叫家庙,春节供奉家族的“轴子”,上面写满了列祖列宗的名字。有时家族的重大事项也在这里议定。祠堂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符号,它承载祭祀之重,更是家族崛起和繁衍的象征。
  杜姓为我们村第一大姓,由高密夏庄迁来,最大一支来自杜家官庄。据《杜氏族谱》(1928年续谱)记载,杜氏家族在高密由来已久,先祖于明朝永乐年间从直隶京兆府枣强县迁于高密夏庄南杜家店,再迁于夏庄杜家官庄。第十三世名为杜士柱的迁居綦台庄(原仁和乡旗台村)。杜之先祖士柱公为旗台(杜家官庄支)始祖。另外两支,一支来自夏庄杜家店。明末,此支杜姓由阳信县迁来,先在台家村前居住,名为杜家庄,后迁到现址。此处交通便利,通往胶县和高密的大路在此交汇,车来人往,商贾兴旺,店铺众多,遂名曰“店上”。因为杜姓最早迁来立村,人数众多,遂名杜家店。原有杜氏宗祠,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作为学校校舍,后来拆除。一支来自沙窝,明隆庆年间,此支杜姓由阳信县迁此。
  旗台杜氏祠堂由杜家官庄迁来的一支兴建。据传,祠堂原在杜家官庄,旗台杜氏后人拜祖时,去早了不开门,三九严寒冻得打哆嗦;去晚了,还要挨“躺棍”,后来就萌生了在旗台筹建祠堂的想法。
  明末清初,杜氏族人建了三间草堂,位于旗台一村中央,坐北朝南,占地约1.3亩,建筑仅用了东半部,西半部原计划建看护房和祠堂附房。上世纪30年代,杜氏后人(杜家官庄支)集资,又精工建成三间高大的砖瓦房,为正房。大门上写着“少陵世泽,武库家声”的门联。据文史学家杜传深考证,应为“京兆世家当阳门第,少陵世业武库家声”,是清朝的宗庙对联,明朝是“京兆世家,当阳门第”。
  据传,祠堂周围的青砖院墙有七尺多高,院内高耸近十棵水桶粗的松树或柏树,叶子郁郁葱葱。风吹来,树叶飒飒作响,麻雀喧闹,喜鹊争鸣,屋檐下铃铛叮当响。
  祠堂门楼宽阔,人字形的两边用穹形小瓦起垄,屋檐椽头上雕刻彩色的花、草、鸟、兽。黑色的油漆大门上书对联:“俎豆千秋永,本支百世长”。大门半米之外,还有一道栅栏门,门前矗立两棵挺拔的国槐,像身披铠甲的护卫,两树枝叶环搭成一个绿色拱门。门楼房脊之上,雕刻着一列五禽六兽,仪态万方,行人至此,无不驻足仰观。院外近百米的空场,滚砖铺地,卵石点缀,石条镶边。这里曾经是全村的娱乐活动中心,平日里,有什么杂耍玩景,一般都在此鸣锣开场。尤其在正月里,这里热闹非常:摆摊叫卖的,嬉戏闹玩的,踩高跷舞龙狮的,说大鼓书唱茂腔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川流不息,摩肩接踵,不是山会,胜似山会。
  最热闹、最庄严的是正月初三“落影”,即把悬挂在墙上的“轴子”,“请”下来。“落影”从大清早开始,一直鞭炮不断,仪式一般在午时前完成。炸碎的鞭炮纸屑红红绿绿,纷纷扬扬,像夏日多色的蜻蜓,落满祠堂的屋顶树尖、院内院外。中午,会在祠堂里大摆宴席,族长带着各支、各房成员款款入座。觥筹交错,叙旧话新,延续家族情。
  写罢此文,鸢都迎来了2024年的第一场大雪。瑞雪兆丰年,万事开新篇,期待小村人才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