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徐艺华 通讯员 董田田 杨海凤)峡山区岞山街道第二小学将魔方文化与小班化教学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特色育人之路。
这所乡村小学以“好奇、规律、创新”为核心,把魔方元素巧妙融入课程设计。在小班化课堂上,教师能关注到每个学生的成长,通过“好奇→规律→创新”的教学路径,让孩子们在玩魔方的过程中收获知识与能力。
数学课上,魔方变成了鲜活的教具,孩子们通过拆解魔方理解几何原理;语文课上,师生围绕魔方展开文化探究,让抽象的文字变得生动。分层任务设计让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自主绘制思维导图、解决综合问题成为课堂常态。
课后社团,拼图艺术小组的学生们合作完成艺术拼字,速拧小组的学生们在老师一对一指导下不断刷新纪录。小班化带来的充分互动,让每个孩子都能深度参与。
校园里的生活场景也处处藏着魔方学问:数学谜题、科学实验中少不了魔方思维,班级文化墙更是学生们挥洒创意的舞台,魔方元素与学习成果相映成趣。学校还建立了多元评价机制,从学业、实践到合作能力全面考量,让每个孩子的进步都被看见。
如今,峡山区岞山街道第二小学用魔方文化串联起特色课程体系,在小班化教学的支撑下,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落实了核心素养培养,为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