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耀中
奎文区北苑街道卧龙社区作为典型的老旧小区集中区域,曾饱受“物业留不住、人心聚不齐、问题办不了”的困扰。为将民生痛点转化为治理支点,近年来,社区以“绣花功夫”,用党建引领为一个核心、七步调解法为良方的“1780”党建工作法穿针引线,编织出“党建引领+多元共治”的基层治理新格局,推动实现“问题小区”到“幸福家园”的华丽转身。
年过七旬的刘素芬是卧龙小区党支部书记,她身兼网格管理员、人大代表议事员、志愿服务队成员等多重身份,带领党支部成员为居民排忧解难,并用11本民情日志详细记录设施改造、邻里纠纷等居民诉求,成了小区治理的“主心骨”。为破解小区治理难题,卧龙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纵向构建起“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体系,带动小区党员们认领环境整治、安全巡查等10类“党员微任务”,成为社区治理的中坚力量。同时,社区横向通过“我爱我家·亲邻共享”社区合伙人计划,吸纳“双报到”单位、驻区单位、物业公司、爱心组织、商户等多元主体参与治理,形成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联动机制,推动57个党建为民服务项目精准落地。
为加强自治力量培育,社区推行“三长”制,选拔网格长、楼长和单元长,配备履职工具包,并通过楼长论坛、评优激励等方式提升其履职能力。“三长”们每日巡查楼道,清理安全隐患,收集居民诉求,成为社区与居民之间的桥梁。同时,社区还孵化了7支老旧小区志愿服务队伍,全面拓展共治力量,并通过“积分制+荣誉制”激励志愿者参与社区治理,为老旧小区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社区成立欣盛和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全方位为老旧小区治理注入动能。
针对“路难行”问题,社区党委组织“三长”、党员和志愿者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实行“U”道循环方案,重新规划停车位,清理“僵尸车”;面对“线难断”的安全隐患,社区通过居民众筹、统一安装厦子电表、建设充电车棚等措施,清理飞线1.5万余米,并安装了灭火器和摄像头;为解决“灯难亮”问题,社区出资6万余元安装楼道声控灯,并通过居民自治众筹资金维修路灯;在“房难修”难题上,社区创新成立了“和风”老房修缮调解队,运用“问-提-议-研-派-办-评”矛盾调解“七步法”组织居民募集楼道自治金,成功解决47件房屋修缮难题;为突破“暖难供”问题,社区工作人员拨打电话9000余户次、入户1000余户次,筹集900余万元改造资金,最终完成供暖改造,惠及1500户居民。
截至目前,社区累计解决小区治理问题200余个,居民对社区工作的满意度从原来的60%提升至90%以上,小区物业费收缴率从不足30%跃升至92%,邻里矛盾纠纷减少了70%。如今的卧龙社区焕然一新,居民们安居乐业,邻里关系和谐融洽,处处洋溢着幸福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