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于卿
通讯员 辛丽卫 文/图
近年来,潍坊市福利彩票中心举办的福彩公益课堂,把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引进课堂,让孩子们从小接触、动手制作相关作品,让非遗文化“动起来”,受到了家长和孩子们的欢迎。
潍坊风筝历史悠久,工艺精湛,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传播风筝文化,讲好潍坊故事,要从对娃娃的传承教育抓起。近日,潍坊福彩志愿者到潍城区城关街道增福堂社区开展了公益课堂活动,邀请潍坊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原副主席、山东省工艺美术协会风筝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陈玉林,带领同学们一起亲身体验潍坊风筝制作艺术。
“先画浅,后画深;细心画,色均匀;画面干净要好看,左右颜色要对称……”孩子们按照陈玉林传授的画风筝口诀,拿起画笔,蘸上颜料,仔细描绘手中的风筝。在老师和志愿者的指导下,一个个色彩缤纷的风筝“出炉”。看着自己第一次亲手绘制的风筝,孩子们都非常兴奋。
陈玉林说,讲好潍坊风筝的文化历史故事,传承好潍坊老一辈风筝人的优良传统和艰苦创业精神,让潍坊风筝的制作技艺薪火相传是他最大的愿望。
潍坊福彩公益课堂组织者刘玮表示,希望通过这次公益课堂活动,把风筝文化送到社区,送到孩子们中间,给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促进风筝文化的传承。据了解,此次公益课堂有40多个孩子参加。
增福堂社区书记李存浩对本次活动连连点赞,他表示,社区居民通过公益课堂进一步了解了福彩的公益之举。
据悉,非遗项目与福彩公益课堂结缘要从2020年11月23日说起。在那天举办的福彩公益课堂中,孩子们体会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潍坊剪纸”的魅力。随后,潍坊福彩联系十笏园文化街区非遗空间,筛选出风筝制作、木版年画、戏剧脸谱、面塑、老猫花灯等20多个项目,引入公益课堂。截至目前,福彩公益课堂已经深入到全市20多个社区,惠及1000多名少年儿童。
接下来,福彩公益课堂会根据社区的需要适当增加授课次数,并将有益、有趣的知识送到更多偏远山区的校园中,惠及更多的孩子,让“阳光福彩”“公益福彩”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图为潍坊福彩志愿者到潍城区城关街道增福堂社区开展公益课堂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