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孙希明
通讯员 曹潇予
90岁以上老人518人、百岁老人10人,年龄最长的达106岁,这些数据,来自被人们称为“长寿之乡”的寿光市营里镇。在这里,基层党组织一腔热诚,为老人办实事谋幸福,书写着孝老佳话和“幸福营里”新篇章。
“我们村400余户1600人,80岁以上的80多人,100岁以上的2人,其中曹士香老人106岁,她弟弟是邻近的大北河村人,也100多岁了。”说起长寿话题,前南河村党支部书记王益卫掩饰不住自豪之情。西黑冢子前村也是有名的“长寿村”,该村党支部书记孙子岗告诉记者,他们村2000余人,80岁以上的98人,且大都身体健康,生活基本自理。
营里长者,不但延年益寿当榜样,而且德高为范作表率。前南河村曹士香老人每天早睡早起、做饭洗衣,为人处事善良豁达。南岔河村吴会宴老人是一位救人英雄,他曾挺身而出,跳入引黄济青水渠,救出了落水村民,至今被人们津津乐道。西北河村丁金亭老人一生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他15岁从医,退休后依然在家为全国各地的病人免费看病。他告诉记者:“最多的时候,我这里一天能来60个病人,最少也40个。作为一名中医,看到他们康复,我感到非常幸福。”
老年人中有不少党员,他们更是老有所为的典范。西黑冢子前村老党员孙良辉从村党支部书记任上退下来后,照旧关心支持村里发展,主动担负起村内活动场所和卫生的管护工作,村里开展各类活动总少不了他的身影,为村庄振兴发挥着重要作用。
子女是父母的影子,老人们与人为善,他们的子女也将美德接力传承。王益卫对曹士香老人的儿子、村党支部原书记王成民钦佩不已:“曹士香老人之所以长寿,很大程度上与他们的子女孝顺分不开,特别是我们的老支书王成民,以身作则,大伙佩服得五体投地!”
营里老人的幸福指数与寿命指数之高,也与党组织的关心关怀分不开。记者了解到,每年中秋节、春节等节日,营里镇都组织干部走访慰问75岁以上老人,组织各村为8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拍摄“全家福”,还定期举办“饺子宴”、健康查体等活动,全力倡导孝老爱亲之风。
去年以来,“长寿营里”的名片被营里镇“全域康养”行动再次擦亮。该镇聚焦老年人呼声最高的吃饭问题,通过上级补一点、镇上投一点、村里筹一点的办法,在西黑冢子前村等3个村庄率先启动“幸福食堂”建设。今年以来,营里社村、北南河村、西浊北村等5个村作为第二梯队,大张旗鼓地展开,前南河村、周家庄子村等村庄作为第三批抓紧筹备。同时,该镇推动在“幸福食堂”周围健全文化广场、棋牌室等老年活动基础设施,让老年人既吃得好更玩得好。
“自从有了‘幸福食堂’,我天天在这里吃,一顿饭才一元钱,饭菜质量也不错,前面还有文化广场,现在我们老年人吃喝不愁,玩乐不愁,寿命越来越高了。”西黑冢子前村的王月华老人喜滋滋地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