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窦圆娜
通讯员 刘云龙 文/图
精准摸排群众需求、系统开展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培训……坊子区坚持以党建为引领,以平台建设为支撑,以示范项目为抓手,以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为目标,深化拓展“社工+志愿服务”文明实践服务模式,促进志愿服务的精准化、多样化。如今,通过示范引领和平台建设,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志愿服务中,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路上的奋斗者。
队伍融合发展
凝聚服务“微力量”
高考期间,坊子区社工站工作人员联合志愿者,在潍坊四中考点集中开展高考志愿服务工作,用爱心、汗水作答“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考卷,“考”出一幅幅暖心画面。
在坊子区,这种“社工+志愿服务”的方式,已经成为壮大基层志愿服务力量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坊子区在志愿服务品牌全面开花的基础上,结合“五为”志愿服务工作,创新打造“九龙好声音”“睦邻客厅”“小风筝”等志愿服务品牌,充实“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内涵,在全区形成“人人都是志愿者”“志愿之花开满城”的浓厚氛围。
此外,坊子区逐步建设社会工作服务常态化培训学习机制,持续为社工、志愿者提供常态化、专业化培训,进一步提升专业服务理念和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建设一支稳定性高、专业性强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形式丰富多彩
实现服务多元化
日前,坊子区志愿者协会携手学园社区开展“关爱健康送温暖 义诊义剪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您平时要注意清淡饮食,适当锻炼身体……”在爱心义诊摊位前,志愿者们正在为居民们量血压、测血糖,并针对夏季常见病、多发病等向居民们提供预防与治疗方法。
热热闹闹的志愿服务“大集市”,不仅把志愿服务和文明新风送到群众身边,更是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了居民群众心坎上。这是坊子区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推动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融合发展,创新打造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的一个缩影。该服务项目聚焦“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为老爱小”、典型案例服务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提升“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水平。
此外,坊子区发挥社工服务特长,通过小组活动、个案服务、专业活动、志愿队伍孵化和培育,加强与群众的双向了解和沟通,精准对接群众需求,聚焦“五为”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围绕生活救助、助老育幼等方面,设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并融合以社会工作者为代表的专业力量,不断创新服务形式,丰富服务内容,实行专业化、制度化运作。
阵地共建共享
拓展为民服务平台
为进一步发挥志愿服务力量,坊子区以现有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为依托,将街道社工站、文化站、图书室等资源进行优化提升,建成志愿服务、理论宣讲、文化传承等各类文明实践阵地,打造“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综合体和服务点。
坊子区培育社会组织,吸纳社工、机关干部、党员、热心群众等,形成强大的志愿服务队伍。发挥社工机构专业特长,链接高校、基金会、爱心企业等9类资源,以“专业社工+爱心志愿者(义工)”双工联动的机制,推动社会工作与志愿服务融合发展,实现社工与志愿者互动,公益组织与志愿组织互联,呈现出“1+1大于2”的效果。
“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是基层治理的重要补充力量。坊子区积极引进‘社工+志愿服务’新模式,不断深化为民服务新空间,促进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新发展。”坊子区民政局局长刘强表示,坊子区将持续在深入服务群众、打造服务品牌上发力,不断增强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