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治病,不少人会想到开刀手术的大创口和漫长恢复期。但如今,介入治疗这项技术正改变着这一现状,它只需几毫米的创口,就能解决不少疑难病症。
介入治疗融合了影像诊断与临床治疗,医生借助CT、超声等影像设备“导航”,将导管、导丝等器械通过皮肤或自然腔道送到病灶,用栓塞、消融、放支架等方式治疗。它已成为手术、放疗、化疗之外的第四大治疗手段。其技术多样,血管介入可给狭窄血管放支架、阻断肿瘤供血;非血管介入能给肿瘤打消融针、扩张狭窄食道;结构性心脏病介入不用开胸就能换心脏瓣膜。这些技术创伤小,术后当天就能下床,恢复期比传统手术短一半多。
和传统治疗比,介入治疗优势明显。它创伤小,术后几乎看不到疤痕;定位准,对正常组织伤害小;能重复进行,患者易耐受;适用范围广,从癌症姑息治疗到先心病根治都能用。目前,介入治疗在多个领域效果突出。心血管方面能治冠心病、心梗;肿瘤领域可应对肝癌、肺癌等;还能处理脑梗塞、肝硬化出血、腰椎间盘突出等病症。
当然,做介入治疗前要做好准备。得查血常规、凝血功能,告诉医生过敏史和基础病;术后穿刺处要压迫止血,别剧烈活动,按医嘱吃药防血栓。
介入治疗打破了“大病必开大刀”的旧观念,以小代价为患者带来健康。随着技术发展,它会让更多人受益。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刘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