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欲和表现欲:

儿童成长的助跑器

(2025年08月22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张世奇

  今年5月,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得主周晓枫同时出版了“做自己真好”主题的两册童话绘本:《当食蚁兽去找食铁兽》与《小狼小狼几点啦》。作为精心打造的献给孩子们“六一”国际儿童节和暑期阅读的礼物,两册绘本在保持趣味性、知识性的同时,把关注点延伸到儿童心理领域,让孩子们在交往实践中,得到初步的哲学性感悟,促进心理的健康成长。因而在实际上,这两册绘本是作者以文学的名义,为家长提供的儿童心理教育参考读本。
  《当食蚁兽去找食铁兽》是为解决自卑和孤独的心理问题而设计的。作者以其擅长的“寻找目标”为故事线索,串联起一系列新奇有趣的故事,通过食蚁兽“达鼓玛”寻找“食铁兽”的经历,引出了狐猴、斑马、燕子、企鹅、虎鲸、蜜獾、臭鼬、熊猫等“黑白色系”动物,不仅介绍了它们的身体特征、生活习性,还突出了它们的比较优势,关键是它们都自信满满,都认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传奇的经历让食蚁兽“达鼓玛”走出了自卑和孤独的阴影。
  《当食蚁兽去找食铁兽》是一部关于“行走”的童话。“行走”一直是孩子们的梦想,行走不仅可以接触自然,见识更多的地形天象、动物植物,还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人情世故,让人变得博学智慧。而完成“行走”需要有强烈的探索欲、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必要的准备,这些,都是对儿童无声的针对性很强的教育。周晓枫的几部童话作品,都在用主人公“行走”的经历,启发和鼓励儿童的探索精神。
  《小狼小狼几点啦》独具匠心地编织了一个小狼噢呜替代公鸡报晓的故事,噢呜虽然很乐意也很卖力去为大家服务,甚至累得嗓子发痒,但是,清晨的狼嚎还是引起了动物界的混乱和不满,小狼噢呜却不自知。母鸡太太的开导提醒了它:“睡觉和起床,是同等重要的事情。”晚上的狼嚎与清晨的鸡鸣同等重要,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没有必要去用别人的方式表现自己。
  《小狼小狼几点啦》不仅解决了小狼的心理困惑,还展示了为人处世的智慧与原则。对小狼的叫早大多动物不满而不说,老公鸡也不愿伤了小狼的自尊心,宁愿接受鸡狼“组合”,而母鸡太太借老狼说事,就显得策略圆滑。刚开始尝试登上社会舞台,儿童的表现欲是难能可贵的,保护、引导儿童大胆、主动、正确地展示自己,是家长、社会共同的责任。在这里,周晓枫的视角从儿童扩展到了成人世界,当然是点到为止,避免童话故事的成人化、过于复杂化。另外,这个故事也让家长们有一个意外收获,用小狼的故事,说服孩子早睡。毕竟,劝睡是大多数家长面临的共同问题。
  儿童教育,尤其儿童心理教育,单纯地说教往往效果不明显。童话故事让孩子在趣味阅读的过程中,与故事的主人公同景共情,通过自身的感悟,寻得正确的答案,更容易获得满意的教育效果。
  周晓枫的童话故事,结构设计新颖,“人物”与情节山回路转,总有意想不到之处,即使与传统童话故事有相似或者衔接之处,也总有柳暗花明的独到见解,绝不单纯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过去的自己。每一篇每一部作品,都是沿着新的路径去开挖,都是一座五彩缤纷的奇异花园。
  周晓枫的童话,语言准确精炼、活泼风趣、清新干净,没有色情暴力的渲染。精心配制的绘图,妙趣横生,让儿童爱不释手。从功能定位来说,周晓枫的童话不仅仅是儿童快乐成长的精神食粮,同时也是帮助家长提升的辅助读本。让家长与儿童一起阅读、共同成长,彰显了一位优秀作家的道德良心和社会责任。周晓枫也一直在这条路上不停地行走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