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恩昌
端午的早晨,温馨的清风中,洋溢着淡淡的艾香。这爽人心脾的艾香,来自山野的溪畔,来自农家果园的角角落落,来自村里一个个小菜园,来自小院的房前屋后。一捆捆长长的艾草,载着艾叶的香气,沿着通往山集的条条小路,涌进那树林中的市场,成为临时形成的专销野艾基地。这天来赶集的老少爷们、大闺女小媳妇、婶子大娘们,全都买上一两捆艾,图个吉祥,祝福全家身体健康。人流如一条条长龙,载着艾香,流入村庄的大街小巷,荡进一个个霞光满溢的小院,所有的庄稼人都被艾香薰醉了。
老伴从集市归来,扛回一捆野艾,这些野艾有着浓密的叶,挺立着很秀美的造型。老伴不急着吃早饭,在小院里转来转去,门槛上、窗户上、有些门鼻上,都插上了野艾。厨房和堂屋里,凡能插的地方都插上了。霎时间,我家院子的角角落落和大大小小的房间里,都充满了浓浓的艾香,似乎有些沉寂的家,这回鲜活起来,空气中其他的味道,都被艾香薰化而消失了。全家七八口人,一个个都被艾香薰醉而精神起来。我女儿,最喜欢艾了,会在端午前一天去小菜园采来艾叶,用碎花布做成艾香荷包,挂在胸前,闻着香味,哼着小曲,显得格外活泼。
我很喜欢艾香,它和其他花草的香味不一样,它或浓或淡,都给人以清爽舒适之感。我闻过之后,心清气爽,激情飞扬,来了灵感,很快写出一首小诗《艾香》:
野艾插门鼻,小院漫清香。古老传统送来灵丹妙药,闻一闻就能增进健康。
儿子去坡野刈麦,被小虫咬肿了腿,起了好几个红红的疙瘩,老伴烧了一盆艾叶水,让他烫了两三回,就好了。
在我的印象中,野艾是洁美之物。它生长在瘠薄的土壤中,不用浇水施肥,也不用精细管理,却生长得十分茂盛,从不招虫。野艾的风采,值得我们学习,有了泥土别无他求,而留清香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