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起守护心灵的坚实屏障

——青州一中创新构建“五维联动”全链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2025年07月11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徐艺华 通讯员 董雪
  在素质教育纵深推进的当下,青州一中以“成长第一、健康第一”为核心理念,创新打造“预防、合育、筛查、干预、引领”五维联动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通过系统化设计与精细化实施,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育人全流程,为千余名学生的心灵成长筑起坚实屏障,探索出具有区域特色的心理育人路径。
  筑牢预防屏障
  构建多维心理防护体系

  学校300余平方米的学生发展中心内,沙盘室、团体活动室等功能区一应俱全,各办公楼设置的心理值班室与校园宣泄器材,共同构成立体化情绪疏导网络。
  学校独创“生涯规划+心理教育+体育赋能”融合课程体系,高考前夕的“鲤鱼跃龙门”团体心理课与“兔子赋能舞”,成为学生释放压力的“心灵瑜伽”。每日一小时跑操与太极拳教学,让运动成为调节心理的“天然良药”。100余名班级心理委员通过“班级晴雨表”实时反馈动态,形成“自助-互助-辅助”三级预防机制。
  织密合育网络
  “六位一体”凝聚家校合力

  “扫码预约就能和校长面对面交流,‘松林会客厅’让家庭教育困惑有了出口。”一位家长的感慨,折射出该校“六位一体”合育模式的创新实践。学校通过“松林会客厅+七彩联系卡+家长夜校+开放日+家长课程+家庭晴雨表”协同发力,将家庭教育纳入育人体系。
  数据显示,“松林会客厅”已解决132条教育困惑,“七彩联系卡”回复389条家长诉求;57期“松林家长夜校”引导900余名家长更新理念,近2000家庭受益于科学育儿方法。每季度一次的“校园开放日”让家长沉浸式体验校园生活,线上“家庭晴雨表”实现家校问题“实时提、即时办”,构建起无缝衔接的合育生态。
  科技赋能筛查
  精准定位心理成长坐标

  “借助潍坊市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我们每学年开展全员筛查,为学生建立心理成长档案。”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1月筛查显示二级预警203人、三级预警224人,学校立即启动“班主任-心理教师-校级领导”三级识别机制,确保“一个都不少”。
  学校建立“筛查-识别-分类-跟进”闭环流程,对预警学生实行“一人一档”动态管理,档案详细记录咨询时间、干预措施等要素,为个性化辅导提供科学依据。“科技+人工”的筛查模式,如同为心理成长安装“导航系统”,及时标注干预路径。
  强化干预机制
  “3+1”模式筑牢心灵堤坝

  学校对重点学生实行“3+1”帮扶机制,即校级领导、班主任、心理咨询师+家长共同负责。高三学生小王曾因考试焦虑陷入低谷,在四方协同干预下逐步走出阴霾。学校电子心理档案系统实现从接访到毕业的全程跟踪,动态掌握心理变化轨迹。
  针对不同问题,学校分类制定方案:为学习压力学生开展时间管理团体辅导,为人际关系困扰学生组织“沟通艺术”工作坊,对家庭矛盾引发的问题启动亲子协同辅导。近三年来,95%以上预警学生心理状态恢复正常。
  专业名师引领
  锻造心理健康育人队伍

  学校依托“徐强潍坊市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成立家庭教育研究中心,29名专兼职心理教师将咨询案例转化为培训资源。每周“心理教研坊”、每月“教师心灵氧吧”团建,让教师在自我调适中提升育人能力。
  针对班主任群体,学校定期开展“心理危机识别”培训,通过案例研讨、情景模拟提升“早发现”能力。在今年班主任心理技能大赛中,“抑郁倾向识别”“亲子冲突沟通”等实战议题,让育人骨干掌握更多心理辅导“硬本领”。
  如今的青州一中,心理健康教育已形成全周期生态化育人体系。学校积极探索解决方案,不断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