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周爽 通讯员 鞠发营
在潍坊职业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实训室内,现代化工实训装置嗡鸣作响,学生们正在导师指导下精准操作——这是被评为国家骨干专业、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山东省特色专业的潍坊职业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日常教学图景。多年来,该专业紧扣区域高端化工产业跃升脉搏,走出了一条以深度产教融合为引擎的特色育人之路。
名师领航,打造硬核教学团队。该专业拥有山东省优秀教学团队,团队双师型教师比例超过90%,拥有研究生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达97%,引进行业企业技术能手担任产业教授,并建有山东省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平台,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智力支撑与卓越的技能保障。
“双融”育人,精准对接产业前沿。该专业创新实施“产教融合、学岗融通”人才培养模式,依托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和滨海区产教联合体,与山东新和成、万华化学、国邦药业等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并通过共建中国特色学徒制、现场工程师班等方式,实施校企双师联合授课,确保教学内容、技能标准与高端化工产业的最新技术和岗位需求无缝对接。
实践淬炼,构建进阶育人体系。该专业构建了“校内岗—学训点—基地群”三级进阶式实践体系,让学生在真实产业环境中锤炼成才。第一学年引导学生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增强专业归属感;第二学年让学生入驻学训企业,实现教学内容与产业高端需求融通;第三学年让学生进入实践育人基地群,完成项目学习和岗位实习,保证人才培养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需求。
虚实结合,夯实一流实训根基。该专业建有国家级化工生产实训基地、全国化工行业大学生实习示范基地和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基地,配备DOP、HSE等先进生产性实训装置30余套,以及化工总控工、MA等虚拟仿真软件20余套;校外则与多家龙头企业共建了4个高质量“学训点”实训基地,并合作建成国家级、省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各2个,实现人才链和产业链的紧密对接。
成果斐然,赋能产业与人才共进。近年来,该专业学生凭过硬的专业素养,夺得技能大赛国家级奖项3个、省级奖项8个,累累硕果,让毕业生们得到众多企业的青睐,专业就业率连续三年保持在96%以上。大批毕业生在万华化学、东明石化等知名企业施展才华。同时,该专业还通过国家级绿色化工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积极开展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实现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同频共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