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艺华
2016年,陈秋慧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忱,踏上了潍坊八中的讲台。如今,这位年轻的二级教师已身兼初二级部主任与班主任数职,在数学课堂的逻辑推演里,在班级管理的细腻温情中,书写着属于她的教育篇章,先后将“潍坊市三说展评一等奖”“潍城区优质课一等奖”等荣誉收入囊中。
“数学不是枯燥的公式,是发现规律的乐趣。”这是陈秋慧常挂在嘴边的话。在她的课堂上,抽象的函数图像会变成“寻找藏宝图的线索”,复杂的几何证明题成了“破解密室的密码”。这种“玩中学”的教学法,让许多原本畏惧数学的学生逐渐爱上思考。有家长反馈:“孩子回家总说‘陈老师的数学课像解谜’,现在愿意主动做附加题了。”正是这份对教学的巧思,让她摘得“潍城区初中数学学科育人能手”称号。
“一个人的优秀是微光,一群人的向上才是星河。”作为班主任,陈秋慧不追求“尖子生光环”,而是着力打造互助共进的班集体。她在班里设立“师徒结对”制度,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担任“小老师”,课间总能看到三五成群的学生讨论题目;她发起“成长日记漂流本”活动,每个人写下困惑与收获,传阅中悄然形成了彼此支撑的力量。学生们说:“在班里,感觉自己不是一个人在奋斗。”
同事们常说她“精力旺盛”,放学后总能看到她办公室的灯亮到很晚。面对夸赞,她总笑着说:“教育就像种庄稼,既要低头除草,也要抬头看路。”
从课堂到年级,从数学公式到成长轨迹,陈秋慧用青春与智慧证明:教育者的初心,终将在学生的成长里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