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隋炜凤 文/图
当历史的指针即将划到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刻度,在潍坊的大地上,一场场跨越时空的文化接力正蓬勃开展着。从庄严的史料展览到动人的和平乐章,从跨越重洋的珍贵捐赠到青春激昂的红色宣讲,这座城市正以立体多元的纪念活动,将抗战记忆转化为滋养当下、启迪未来的精神源泉,谱写一部关于铭记、传承与开创的新篇章。
展览铸魂—汲取奋进力量
为用好文物资源、讲好抗战故事、弘扬抗战精神、汲取奋进力量,我市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契机,举办一系列富有创新精神和时代气息的红色主题文化展览,从尘封的档案珍品到跨国界的人道史诗,从齐鲁大地的烽火壮歌到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各具分量的主题展览,以多维视角构筑起穿越时空的精神长廊,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芒。
近日,潍坊市档案馆“请听档案说”珍品展展厅前人头攒动。展览分红色印记、近代风云、史牒遗韵三大板块,通过237件实物档案、89段历史影像,将潍坊人民英勇不屈的抗战精神具象化。其中《日本侵华地图》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是1924年至1945年日本绘制、复制的我国部分地图,现存于市档案馆。地图上精密标注的山川城镇是对侵略者的无声控诉,刺痛着每一位观众的神经。“这张地图不是普通文献,而是我国人民捍卫疆土抛洒热血、维护文明尊严的展示。”市档案馆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展览自开展以来,有70余家单位5000余人次现场观展,百万网友云端共赏,档案作为“历史底稿”的证言力量在此刻表现得淋漓尽致。
潍坊党史教育馆内,“齐鲁壮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图片展”如一幅血色长卷徐徐展开。展览以“蓄谋侵华 觊觎山东”开篇,通过“抗日烽火 燃遍齐鲁”“团结抗战 巩固阵地”等篇章,用260幅珍贵历史照片,重现山东军民在党旗引领下浴血奋战的征程。“这些展览不是历史的标本陈列,而是奋进的‘发动机’,将80年前的战火转化为维护和平的集体意志。”市民徐先生参观展览时表示。
近日,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历史展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这份国家级别的认可,不仅是对潍坊地方历史研究保护工作的肯定,更是对这段特殊历史所蕴含的文化价值的确认。这场展览用1200余张历史照片和22处复原场景,重现二战期间2000余名西方侨民被囚禁的岁月。更珍贵的是中国看守冒险传递食物、药品的史实,使展览成为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鲜活教材。
文脉新章—架设记忆之桥
如果说这些展览是以空间和实物构建记忆殿堂,那么文艺作品则以文化的力量,在时间的纵深处架设了一座沟通古今的桥梁。
7月25日,在重庆举办的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现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献礼长篇小说《虞河桥》新书创作分享会举行。《虞河桥》重点刻画了以诺亚、尼克、温妮等侨民被囚禁在潍县集中营里的艰苦生活,真实还原了潍县百姓及潍县地方抗日武装对侨民无私援助的感人故事。作品通过揭露日本法西斯对各国侨民的残酷迫害,讴歌了潍县百姓大善大爱、可歌可泣的伟大精神,让读者深刻理解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
“这部小说的名字之所以叫《虞河桥》,一方面是因为虞河把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和市民生活区串联在一起,哺育了沿河百姓;另一方面,‘桥’象征着通往和平的道路。”作者王威在创作时,将写作视角从集中营内部转移到外部,力图真实还原当时波诡云谲的国际大环境。
“历史需要细节,记忆需要温度。”《虞河桥》创作分享会,不仅让人们更加了解那段尘封的历史,看到潍县百姓在抗战中的巨大付出,进一步扩大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的知名度。同时,也为抗战题材文学作品创作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彰显文学在传承历史记忆、承担社会责任方面的重要作用。王威告诉记者,该书于本月中旬正式出版,下旬将召开新书发布会。
同样是围绕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服务中心文艺创作部孙培娜创作的《永恒的记忆》与《拯救沃尔特》两部力作,以实景沉浸式演出形式,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以及潍县集中营解放80周年献上一份文化贺礼。《拯救沃尔特》以英国奥运冠军埃里克·利迪尔的传奇人生故事为蓝本创作,将于8月22日首演,目前正在紧张彩排筹备中。《永恒的记忆》主要写了潍县百姓和西方侨民守望相助的故事,两部剧作共同构建起对和平主题的立体诠释。
行动传承—开出“和平之花”
纪念活动远不止于“看”,更在于“参与”和“传颂”。
8月7日,一场承载着厚重历史与跨国情谊的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行。英国籍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罗伯特·杰里米·艾伦的女儿艾玛偕全家,跨越重洋,将父亲生前保存的一根意义非凡的手杖,捐赠给博物馆,为这段特殊历史增添了实物见证。这份捐赠的意义远超实物本身,侨民后代将战争遗物转化为和平信物,成为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和平教育实践的新载体。通过这场活动向世界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展现和平、包容的中国形象,传播中国的“和平之声”。值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解放80周年之际,8月16日至17日,我市将举行二战期间亚洲集中营的历史、记忆与文化遗产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通过学术交流、幸存侨民及侨民亲属座谈会等活动,弘扬和平理念,共谋和平、共护和平、共享和平。
不久前落下帷幕的“赓续红色血脉·培育时代新人”2025年潍坊市小小讲解员红色故事比赛中,孩子们化身历史的小小信使,将抗战英烈的故事、潍县集中营的人性光辉,用属于新时代的语言生动演绎,让红色基因在童心中生根发芽。市党史教育馆联合市老年大学开展的红色宣讲志愿服务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志愿者在红色宣讲中让尘封的记忆在互动与参与中焕发蓬勃生机。
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历史在这里不再是冰冷的过去,而是照亮现实、启迪未来的明灯。在和平的旋律中,潍坊正以行动证明:铭记历史,传承精神,珍爱和平,开创未来——这是对胜利最好的致敬,也是对牺牲最深沉的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