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李忠明 庄振福 寇兴兰)近年来,峡山区王家庄实验学校在教育改革中探索小班化教学模式,以“关注个体、深化互动、优化环境”为核心,为学生成长开辟新路径,成为提升教育质量的创新样本。
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被看见。相较于传统大班教学,小班化教学将班级人数控制在合理范围,使教师能精准把握每位学生的学习特性。课堂中,教师依据学生能力差异调整教学策略: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计挑战性任务,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针对性辅导。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个性化教育中重拾自信,实现“人人有发展”的教育目标。
互动课堂,激活学习与成长动能。小班化教学重构课堂生态,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成为常态。语文课堂上,学生围坐共议课文内涵,思维在观点碰撞中深化;科学课中,团队协作完成实验探究,创新与实践能力同步提升。教师能实时关注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通过即时反馈强化学习动力。这种高频互动的教学场景,不仅提升了知识吸收效率,更让学生在合作中培养沟通能力,在表达中塑造健全人格。
环境再造,构建浸润式成长空间。为适配小班化教学,该校对学习环境进行系统性改造。教室采用灵活布局,可根据教学需求调整桌椅排列;设置图书角、作品展示区等功能区域,让阅读与创作成为日常。校园文化建设同步推进,运动会、科创比赛等多元活动搭建起展示平台,学生在丰富的实践中拓展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