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惟宁(公元1542年-1611年),字汝安,又字养静,号少滨,明代诸城城里人,居超然台下。曾是明朝官员,政绩卓著。“东武西社”的主要发起人,人称“羲皇上人”。
丁惟宁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中进士。万历元年(1573年),丁惟宁被擢拔为巡按监察御史,代天子巡狩,巡按畿北。在畿北,他因依法处决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张居正的一个“恃势稔恶”的亲戚,被贬为外官,出任河南佥事。在这一时期,丁惟宁仍克己奉公,为百姓根治河患,平定了私自开矿、屡禁不止的作乱者,使境内安定,百姓安居乐业。
丁惟宁性情刚直,不避权贵,为官清正。三次任朝廷要员,每次回故里,仅是书籍、衣被而已。丁惟宁还应知县王之臣之请,参与万历《诸城县志》的修纂,且为此志作序。其诗作大多散佚,惟有5首载入《东武诗存》。
丁惟宁归里后,到城西普庆拜见邑内名士张肃(字蒲渠)。二人议及时事,深有同感。丁惟宁提出结社抗争,张蒲渠欣然赞同。于是招纳境内外知己好友、著名文士,创立“东武西社”。“东武西社”经常聚会,文士参加者很多,在大江南北产生了广泛影响。
据有关专家考证,丁惟宁是长篇世情小说《金瓶梅》的作者,其子丁耀亢创作了《续金瓶梅》。“丁惟宁说”得到了诸多专家的认同。
(资料来源《潍坊历史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