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处另有山高路远

(2025年08月15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薛静

  作为一个养猫的人,很难拒绝一本写猫故事的书。《猫生》本是我用来凑单的一本故事集,但读完之后,望着专业平台上“评价人数不足”的描述,我耿耿于怀。它如此有趣,然而却成了一本小众书,实在是令人遗憾。
  《猫生》由八位实力派小说家的八篇中短篇故事组成,既有现实主义,也有志怪奇谈。黄咏梅、崔曼莉、葛亮、杨映川、刘荣书、文珍、孙频、杜梨,看似在写猫,实则在写人,写那些人生中的无可奈何,写那些年代中的身不由己。他们用鲜活的文字,将一只只性格各异的猫展现在读者面前,豆包、熊猫、杧果、黑包、三宝、咪咪,以及没有名字的荒漠猫、流浪猫,通过这些猫,又把一个个家庭、一个个人串联起来,构成了社会百味。
  《给猫留门》是一位父亲迟到的歉意。儿子年少时喜欢一只大黄猫,却被父亲以“不卫生”为由丢弃。许多年后,父亲为了讨孙女喜欢养了一只猫,猫却在某天不慎跑丢。父亲慌张找到儿子,询问怎么办,儿子不痛不痒地说“再买一只就是”。猫,只是这对父子淡漠疏离情感的代指。当年少时的情感需求一次又一次地被失望覆盖,时间最终留给这对父子的,是无法愈合的鸿沟。《熊猫》中的猫,是一只品种猫后代。它就像家里的奶奶一样,为这个家忙里忙外,邀功一样地将抓来的老鼠、鸟雀摆在家人的房门口,就算被打被骂,也依然照摆不误。后来,小儿子因犯罪被判刑,奶奶的心气一下子垮了。熊猫生了小猫,变成了老猫,也忽然失踪了。人和猫的一生,相互照见,物种不同但悲剧的内核何其相似。
  《九尾猫》是其中仅有的一篇志怪小说,借用了九尾狐成仙的壳子,说的是九尾猫。黑宝本是一只普通猫,得到老猫点化,努力修炼九条尾巴,看着是想得道成仙,其实是想拯救主人。当黑宝终于攒够了九条尾巴,它实现了最初的愿望。时间倒流,因果轮转,黑宝回到了与主人初相识的时候。这个故事,其实是有些流于俗套的,见过太多动物衔草报恩的小说,而黑宝修炼的过程,既不惊心动魄,也无波澜起伏,有种流水账的无聊感。但打动我的一点在于,作者没有回避被报恩之人因自身贪婪导致的悲惨下场,财富、权力、美色都能轻易获得之时,也是贪得无厌之人覆灭之时。黑宝不懂这些,它只是一味满足人类愿望。愿望唾手可得,就一定是好事吗?《今日痛饮庆功酒》,从故事名字到主角,都颇有侠士之风。银枝为正义付出了年轻的生命,周妙羽的父母在国外死于一场恐怖袭击。失去女儿的老两口与失去父母的女孩子,因缘际会相遇相识,最后,为了寻找银枝留下的猫成为彼此生命的救赎。
  猫,在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意义。农耕时代,人们养猫看家护院,为了保护仅有的收成不被硕鼠偷食。现代社会,人们不愁温饱,猫成了人们寄托情感的伙伴。无数人用文字、图片、视频来展示自己的猫多么通人性、多么有灵气,有时候看着那些活灵活现的视频,会心一笑的同时也不免会陷入自我怀疑,到底是人借猫表达自己的情感需求,还是猫拟人成为人们抚慰精神空虚的工具?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的物种,科技、经济如此发达的今天,如何填补缺乏交流日渐贫瘠的精神世界,是一道现实问题。依靠宠物,能弥补这一缺憾吗?我有这样的疑问,或许《猫生》的作者们也有相同的疑问。至于答案,可能就交由读者们自行去想象了。
  不过,对于养猫的读者来说,《猫生》中感触最深的,大概是《熊猫》中作者最后说的那句话:我们从来不说熊猫死了。我们说,它只是不高兴小猫被送走了;我们说,它发现别处山高路远,除了这条街,外面有的是地方。
  你看,不止人有自己的山高路远,猫也有。相信别处另有山高路远,也同样相信,未来后会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