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中国马铃薯产业发展得更好

——访国际马铃薯中心副主任、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主任谢建民

(2025年10月31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赵春晖
  “农业是潍坊的一张亮丽名片,潍坊马铃薯产业基础雄厚,期待此次国际薯业博览会能为推动国际间马铃薯产业的科技协作、产业协同、贸易促进、人才交流发挥更大作用。”10月27日,受邀来潍坊参加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和第三届潍坊国际食品农产品博览会的国际马铃薯中心副主任、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主任谢建民说。
  本次博览会共有26个国家的503家参展商、2623家采购商参展。规模之大,参展商数量之高,得到了谢建民的高度肯定。期间举行的系列特色活动,更是全面展示了国内外薯业和农食产业发展成就,这些成果都让他振奋不已。
  谢建民说,伴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马铃薯种植和加工技术得到显著提升。像高效种植、精准施肥、节水灌溉等技术的应用,大幅度提高了马铃薯单位面积产量和品质。此外,加工技术的创新也推动了马铃薯产品的多样化和高端化。近年来,国际马铃薯中心亚太中心持续加强自身作为一个区域创新中心的作用,围绕生物多样性、作物改良、再生农业和城市食物体系转型四大目标,实施践行大食物观、推进薯类良种优化和病虫害绿色防控三大倡议,结合亚太区域国家战略,打造薯类科技创新研发、信息交流和培训示范三大中心,为亚太地区粮食安全、营养改善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
  潍坊市的马铃薯种植面积近30万亩,年产量近百万吨,均居山东省前三位。近年来,潍坊通过积极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赋能薯业高质高效发展。我市生产的马铃薯深加工产品目前已出口至25个国家和地区。
  谢建民表示,薯博会是国内唯一的国际性薯业专业展会,也是亚洲最大的薯业展会,非常感谢潍坊承办本届薯博会。他希望以此次薯博会为契机,推动各方在种质资源、农产品贸易、农业机械等领域开启更高水平的协同发展,与各方在薯业品种培育、技术推广、市场拓展等方面形成更多共识,共同推动马铃薯产业的科技创新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