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中非进一步加强马铃薯产业交流合作

——访国际马铃薯中心非洲区域主任乔伊斯·卡布拉·穆夸

(2025年10月31日) 来源:潍坊日报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报记者 赵春晖
  10月27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薯业博览会、第三届潍坊国际食品农产品博览会在潍坊开幕。受邀前来参会的国际马铃薯中心非洲区域主任乔伊斯·卡布拉·穆夸对本届薯博会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中国和非洲在马铃薯产业上有着非常广阔的合作前景,期待中国通过技术输出等方式,助力非洲国家提升农业发展水平,为推动非洲农业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
  2023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5月30日定为“国际马铃薯日”,以彰显马铃薯在保障粮食安全、减少贫困、改善民众生计、传承农业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乔伊斯·卡布拉·穆夸认为,种植马铃薯可创造就业、增加产业附加值,对消除非洲面临的贫困威胁、带动非洲人民致富增收、促进非洲国家发展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国,在抗病品种研发、绿色种植技术创新、种质资源创新、提升产业附加值等方面,都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潍坊作为马铃薯种植和生产大市,在马铃薯种植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栽培等技术上都有非常丰富的经验。而且,潍坊在马铃薯深加工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产品出口至很多国家。乔伊斯·卡布拉·穆夸表示,希望通过参加此次薯博会,深入了解中国有哪些先进技术和经验可以应用于非洲的马铃薯种植和产业附加值提升,进而带动非洲马铃薯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近年来,中国与非洲的农业合作不断深化,取得了丰硕成果。乔伊斯·卡布拉·穆夸说,中国在推动中非农业科技合作、助力非洲实现农业现代化方面作出了不少努力,还启动了“中非科技小院”农业教育项目,向非洲招收农业专业学生来华留学,帮助非洲培养了大批农业人才。他期待未来中非能进一步加强马铃薯产业交流与合作,助力非洲进行生产装备升级,提升马铃薯产品附加值,延伸马铃薯产业链,帮助非洲国家完善物流体系建设,推动非洲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增加非洲当地农民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