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怡然
朗日和畅,云散柳斜,素白花笺浸满梅色的欣喜,端修小楷与纸页细细厮磨,最宜在碧空下挥毫惊鸿,教清风读书。
以纸为盏,斟下旷古情思;酒尚余温,入口不识乾坤。
“皎白犹霜雪,方正若布棋。”作为文房四宝之一,纸不仅仅是草木脉络的萃取,更珍藏着古老的智慧,先人久远而执著的追求思索,才换来这洁白细腻的文化骄傲,不可或缺的文化因子,作为无瑕的底色,见证一代代人腕底惊风。
愿将纸页比作素色酒盏,无尽的人倾注进无尽的才情,由它静静沉淀,除去凛冽与凌厉,添上沧桑过后的厚重与沉稳,将最澄澈的部分封存进岁月,化作千年后诵读者微醺的酡颜。彭泽之樽与渊明案上一卷竹纸并无不同,都会陪他在最艰难的日子等待生花之才降临,等待笔触墨迹的光芒可通天地。
若说思绪为酒,那么便由纸寄托下飞扬的辞藻,让清冷的月光、摇曳的烛火都沾上如诗的酒色,黄叶疏窗下亦可对酒当歌。如言文字如酒,那么便由纸承载至时空的远方,让华胥霓裳、花间柳巷都泛起琥珀般的苍凉,浅斟低吟处便是秋酣高楼。时间纵可以泛黄纸页,驱散墨香,但当你抚过温润的纸面,重温那不仅仅属于先哲的悲喜,同时也会体味到笔底波澜、墨下云涌在纸页上归于永恒。就像《兰亭序》中所言,“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灯如豆,夜微冷,斯人言笑在,何处?空余案头风。王羲之感慨的不就是这修短随化的痛苦吗?可何必痛苦呢?他的才华清清白白地记在纸上,已是千古歌颂的,不朽的传奇。
若将纸与文字的载体等价,那未著一字的纸又有何意义?纸的价值,更在于它空白的躯体满是等待填充的未知与可能,它光洁的质地能映射出人心取舍。武侠江湖中横空出世一册无字天书总是人人要一睹真容,只缘那无言的遐想蕴含着太多诱惑。执天书为手握天道,那么得到无字天书,就有了撰写天道的权力。同样,当你面对一张素纸,濡墨运笔,静神凝思,这张纸的命运甚至是你的命运便都在于笔走龙蛇的结局。洛阳纸贵只因三都奇赋,潮阳路远但为一封朝奏。当书写人生的主动权握在手中,挥毫泼墨时便是纯净的白纸与纯净的心灵间的交流,提笔的欲望与遣词的意念间的对照静观,一念之间悲天悯人与粉饰太平便是云泥之别。至于雕琢文字去换那进阶之梯,提笔时便丧失了为文、为人的能力。一纸文书的内涵上升至如此高度时,面对椎心泣血的语言,不必矫饰文才,只需敬惜字纸。古时写作时焚香净手,捧卷前沐浴斋戒,都是创作的敬畏,欣赏的虔诚。正是这份端肃,铸造了文化底蕴中的庄严。
若说风骨为酒,便由纸见证绝望中的悲壮,历久愈是弥新,憔悴更显醇香。如言生命为酒,便由纸传颂残暴下的勇毅,上求天地正道,下察万民疾苦。纯粹坦荡,细腻坚韧,这正是高洁之士的心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风骨翩跹于素纸,生命奔泻于素纸,才华横溢只为描绘心中的天地,他们一生追求的德被天下,教化万民,寄托在纸页上,也记录在纸页上。挥斥方遒间,是广博砥砺的胸襟。素纸般的人生不惧诋毁诽谤,因为再多的涂饰都无法掩盖朴素清尘的本色,再深的黑暗也无法湮没莹莹如玉的光芒。“膏润滋松雨,孤高表竹君。”纸的高贵,即为文化的永生。
素纸简薄,莘莘草木均是它的前身,素纸纤弱,天威之下轻易便化为灰烬,碎作齑粉,但素纸有值得敬畏的坚韧,可以于灰烬中孕育出文化的幼苗,于齑粉中生发出簇新的希望。这是纸中的智慧,也是与之为伴的人们的信条。宁为兰摧玉折,不为萧敷艾荣。“晋之董狐,书法不隐;齐之南史,直书崔弑。”人间惯有屠戮,而秉笔直书的人们为心中清明不惜血溅纸卷,正是他们的坚守让薄薄素纸不染俗世尘埃,在霜冷长河中点亮启世明灯。
这是纸宁静而纯粹的前路,我愿这也是纸安宁而单纯的归宿。让这世代编织的绮梦化为巍峨的精神高山屹立千年万年,永不动摇。
可叹人心日渐喧嚣,酒绿灯红豢养着丑陋的欲望。金钱的侵蚀下已迷失了太多可贵,无辜的素纸被粗暴地赋予了太多含义。它本是笔墨的背景,可并非毫无章法的勾画便可肆意涂改它的肌理,宣之于明堂;它确为不朽的象征,但浅陋堆砌的语言怎能不知推敲地随手亵渎它的纯懿,令世人相传!每当我看到所谓“贵人墨宝”精致装裱成为象征性的炫耀,我仿佛听见了纸的悲吟。诉诸纸上的文字不求才华横溢,但只有真情的流露才能给予纸存在的意义。落笔静思,谨惜素纸,即使无法诗意的生活,至少要有所传承,有所坚守,使世代珍视的对待文化的庄重,不至于在当今黯然蒙尘。
白云苍狗的信息时代,我们的目光追逐着荧光屏的闪烁,却抛弃了纸质的专注朴素。电子阅读中娱乐至上、不加选择的弊端弥漫开愈演愈烈的浮躁。沉醉于浅显荒诞的快餐阅读,对纸上春秋的抛弃有时也是对敏锐思索、深刻见地的抛弃。现实中并没有醉生梦死的仙境桃源,也没有快意恩仇的羁绊纠葛,当你失意于社会的残酷冷漠,何妨展开一张素纸,在笔墨的飞舞间任思绪遨游,共奏一曲古朴悠远的缠绵,涤荡出更加空明澄净的心境。纸页默默不语,却会润物无声般带来安逸从容的力量。
抚过清凉的纸页,我才发现自己多么感激这一方素色天地。感激它铭记我的悲喜,盛满月色相伴于寒夜;感激它温润我的清愁,载满哲理送我踏远征;感激它见证我的岁月,誊写下青春的梦想历经时光而不老;感激它包容我的憧憬,镌刻下未来的希冀凫渡坎坷而永存。
在案前留一叠素纸已备遐思,即是在心中留一片净土修篱种菊。这是人生之幸,亦是社会之幸。当你铺开一张纸记录下琐碎的幸福,就是在用自己的努力回归文化的本质,通往文化的盛世。
(作者系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中国民间文学专业2024级硕士生)